回顧2019年,教育部針對高考政策、高校招生出臺了大大小小十幾份重要文件。這些文件與高考改革的方向密切相關,將對2020年的高考生產生重大影響。
如今新高考政策不斷推進,我們只有了解教育部高考改革的方向,緊跟國家腳步,才能在高考中拔得先機,順利考上好大學!例如,當我們了解到2019年高校自招的招生計劃明顯縮水,裸考名校競爭激烈,而三位一體不僅招生計劃充足,還有較大的降分優惠時,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走三位一體來低分考大學。
因此,學姐認為每一位高中家長都應該去了解高考政策,分析高考新趨勢,多和孩子交流現狀,成為孩子高考路上的堅實后盾。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得學習和掌握高考政策新變化,學姐梳理了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重要高考政策時間軸。
1月4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即十嚴格規定,從多個維度對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進行規范。
自主招生政策改革核心內容如下:
1.報名門檻普遍提高。自招報考條件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為主,并同意將報名門檻提高到學科競賽省級一等獎。
2.招生規模大幅壓縮。招生數量的普遍壓縮,武漢理工大學的自招計劃不足18年的1/3;文史類專業自招不容樂觀,清華減少了文史類專業招生計劃,北大及復旦提高了文史類專業的招生要求。
3.分值優惠有所降低。根據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要求,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給予自主招生考生的優惠分值,一般不超過20分。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19年各高校自主招生規模相比18年明顯下降,自招“縮水”已成新趨勢。這很有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原本打算走自招的學霸轉向走更容易獲取降分優惠的“三位一體”道路,同時名校的裸考競爭也會因為學霸的涌入而更加激烈。
原本打算走三一的同學要盡早挑選好適合自己走三一的高校,進行針對性的備考,避開學霸云集的高校。名校的裸考之路越來越艱難,高一、高二的同學要早作打算,學考要盡量多拿AB,根據自身情況慎重選擇選考科目。
2月22日,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中提出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工作推進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實施一流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一流課程建設“雙萬計劃”、建設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一流基地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的提出為考生將來填報大學和專業提供了新的機會。大家在為孩子選擇高校專業的時候,除了211和985高校,還可以選擇這些國家資源傾斜的教育部重點建設的高校和高校學科。
4月23日,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省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布本省實施方案。
8省份的方案為“3+1+2”模式,即“3”為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所有學生必考;“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兩科。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針對8省份高考綜合改革方案“3+1+2”的新模式,我們可以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其一,為什么8省份不沿用浙江的模式,而是必須物理歷史二選一呢?學姐覺得8省份“3+1+2”的模式很有可能是新高考改革2.0版本。因為歷史和物理分別作為文科和理工科專業學習的基礎,必然會成為高校專業招生的重要選拔門檻。
而浙江作為新高考改革比較穩健的省份,短期內應該不會發生大的改動。但是隨著新高考省份的增多,高校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會日趨嚴格。因此選考歷史和物理的考生必然會在將來報考大學及專業是占據較大的優勢。
其二,浙江獨有的技術選考科目會取消嗎?學姐認為已經選考技術的考生家長不必過于擔憂,因為目前比較吃香的計算機類專業是需要技術知識基礎的。而且國家教育部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技術納入省級統一學業水平考試,說明國家對技術科目還是比較重視的。
6月11日,教育部公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在高校招生改革方面有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逐步改變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錄取學生的傾向,進一步健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校招生機制;
第二、提出高校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學習基本需要,結合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學生選考情況,不斷完善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第三、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研究制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本次高校招生改革的方向非常符合現有的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模式,將高考、校測、學業水平考試結合錄取的模式極有可能成為未來高校的招生方式。
浙江省的三位一體就是符合這一政策改革方向的嘗試,根據這兩年三位一體招生的發展趨勢,相信未來無論是參加三一招生的高校數量,還是各校三一招生的計劃數都會越來越多。
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文件原文內容,在考試命題改革一欄要求:
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與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命題要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試大綱。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雖然本屆高考生還未完全使用新課程,但是我省高校在三位一體等綜合評價招生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今年的本省高校的三位一體極有可能緊跟國家教育部考試改革要求,作出相應的調整。學姐建議準備走三位一體的同學可以關注文件中提出的這兩條:
第一,在優化考試內容方面,教育部提出要突出立德樹人導向,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高校的三一校測,尤其是在面試環節,可能會拋出社會發生的比較復雜和棘手現實問題或者專業性比較強的學術問題,所以大家平時要多關注社會時事和創新的課題研究,提煉出比較科學或者言之有據的觀點。
第二、在創新試題形式方面,教育部提出要加強情境設計,注重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增加綜合性、開放性、應用性、探究性試題。那么這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探究性試題是否有可能成為2020三一校測的主要考查方向呢?例如一些與社會時代熱點相關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就能夠考查出考生一定的創新性和思辨能力。
8月20日,教育部發布2019—2021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
預計2019—2021年,擬遴選建設260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包括190個左右的理科基地、60個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個左右的醫科基地。
范圍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心理學、基礎醫學、哲學、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以上基地培養由高校試點先行,高校會給予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充分自主權、配套特殊政策和充足財物保障??忌谶x擇相關專業時可查詢高校建設計劃,爭取更優質的教學資源。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在國家力推素質教育和綜合性評價的大背景下,體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部分高校在19年的自主招生中擇優錄取體側優異的考生,清華體側優秀者加5分,明年國家將鼓勵更多的高校給體側優秀者加分。
12月,教育部發布文件要求規范2020年普通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這該文件核心內容如下:
2020年美術學類、設計學類專業考試,除獨立設置藝術院校外,一律省級統考,不再組織???;
高水平運動隊考試中,組織游泳、武術、跆拳道、擊劍、棒球、射擊、手球、壘球、橄欖球、冰雪、賽艇等11個項目統測,各地各校不再組織統考、聯考、???;
2020年起高校高水平藝術團招生取消對“極少數藝術團測試成績特別突出的考生”進一步降低文化課成績錄取要求的綠色通道。
對2020年浙江高考影響
該文件出臺對2020年高校特殊類型招生有兩個重要影響:
第一、高校對藝術類專業、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的招生工作更加規范,有效得把控了藝術類招生中灰色空間地帶的滋生。
第二、教育部鼓勵高校逐步提高對特殊類型考生的文化課考核錄取要求,高校在2020年的招生中將更加重視對考生文化課考查,藝考不再“易”考。
此前,部分高校已經對特殊類型招生的改革創新性得做出了調整。例如浙江傳媒學院于2018年創新藝考考試流程,初試就采用筆試的形式來考查考生的文化素質,復試環節才正式考查考生的專業素養。不出意外,2020年會有更多的高校落實對藝術類考生增加文化課考查的招生政策。